发布日期:2025-02-07 21:35 点击次数:125 |
消息面上,利好消息还是挺多的结构化配资,比如说:
1月17日,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国新办举行的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,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,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、应急能力、公益性领域等集中,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。
接着备受市场争议的量化交易管理层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措施:1月17日,证监会就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、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公开征求意见。
海外方面,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1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他“极有可能”在就职后给予TikTok90天的禁令延缓执行期限。特朗普表示,他尚未做出最终决定,但正在考虑将1月19日的最后期限延长90天,且有可能会在1月20日宣布这项决定。
这一轮的下跌基本都是按照笔者文章预判在运行,
所以从一波的下跌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小规律,在第一波指数主跌趋势中,日线级别的超跌反弹基本就是3—5天,如果不能放量上攻扭转就会掉头向下,继续杀跌探底。同理一波主升行情,日线级别的调整也是3—5天,调整结束后还会延续大的趋势,继续上攻。
这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,以及根据当下盘面的客观情况是可以提前预判的,大的主升或主跌趋势形成,一般不会轻易结束,除非是有政策驱动的打压或是提振,加上大资金的流入或流出,才能改变方向,终结趋势。
最后在分享一个大家都在追寻的交易模式的问题,比如龙头模式,1进2模式做接力,打首板,或是技术突破,或是做低吸等,多数人其实都是陷在了术的层面,以为练好一招就可以了,认为这个就是交易模式。
其实真正的交易模式,核心点并不是这的底层的术,短线的交易模式建立依循的不是术,而是市场赚钱效应,市场赚钱效应在哪里,哪里就有机会。
交易模式要解决的不是单一的术的问题,而是要解决找到市场赚钱效应在哪的问题,有没有赚钱效应的问题,然后你只要能识别到市场的赚钱效应,不管运用什么技术模式都是可以盈利的,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,选到牛股就是大赚,选到差一点的也能赚。
而这种赚钱效应在每个当下都是变化的,可以从几个点来识别到市场的赚钱效应,最简单的就是和指数共振,指数当天中大阳上涨,个股普涨,这种情况随便买大概率就是可以赚的,指数在5日线上走一波主升浪,这个阶段多数个股都是共振的,也是容易赚钱的。
其次就是热点板块,可能指数并不一定强,但是局部有板块表现强势,也就是某一个热点爆发引发资金的炒作,这时第一时间反应跟随,也是大概率能赚的。
还有就是一些小的方向,比如炒某个席位的溢价,炒玄学,炒名字代码,炒ST,炒国外ETF等,在不同的形势下,市场赚钱效应表现形式也是不同,而短线要做的就是要识别到这种赚钱效应的节奏切换,然后顺势跟随,而不是受制于某一个固定的术。
比如你遵循一个固定术,比如龙头模式,其实真正的这种大龙头,一个月可能就只有一两个,而其它多数都是杂质,在杂质上的损耗,可能抓到一个龙头不一定能填平,而真正的能做到所谓龙空龙的,高度自律的,这个市场几乎是凤毛麟角。
比如打1进2,这种基本就是和热点板块启动时共振的,在热点启动的那个点去可能就成功了,但是多数时候都是失败的。
比如按照某个技术形态去设定模式的,突破平台,突破均线等,这种情况,基本就是在和指数、板块共振的那个点突破的是容易成功的,但是一波行情基本就只有一个节点,过了这一个点,后面就很难出现了。
也就是依托于某个技术模式,它是一次性的,恰好指数的一波普涨共振,或是恰好和一个热点板块共振成功的,这种超预期的机会是很少的,而一般人是很难守住这个模式的,当过了这个高光时刻,长期的平淡期是无法坚守下去的。
也就是模式的历史周期律,在优秀的模式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大赚,一个阶段大亏,周而复始循环,单依靠模式本身的节奏推进下去,就容易倒在模式大亏的阶段,所以术的层面是无法解决可持续稳定盈利的。
而交易模式的核心不是靠单一的术,而是去理解市场的赚钱效应,确定有没有赚钱效应结构化配资,赚钱效应的强弱,找到当下市场赚钱效应最强的方向,然后跟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